昨晚有个朋友半夜找我说最近订阅号是不是做了什么调整,他自己感觉数据波动比较大,我说并没有,然后让他先看常读数据是否有变化,再去分析单篇群发数据,看数据就能看出端倪。
然而对方虽然身为老牌内容创作者和公众号运营者,找到常读没问题,但单篇群发却也找了好久,可见我们还有优化空间。于是我就让他把下载的单篇群发数据发给我,我来看一下到底是什么情况。
一般来讲,公众号的单篇文章构成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订阅号消息内的打开+社交分享+推荐。其中推荐整体的体量还是比较低的且不可控,可以忽略。
在常读用户没有大的变化的前提下,看数据的重点就是订阅号消息内的打开数据和社交分享数据,这是相对可控的。所谓“可控”,实际上就是看“创作能力和运营能力”。
即使订阅号本身做了什么调整,能直接影响的也是订阅号消息内的打开数据,对社交分享的数据没有直接的影响。
那位朋友把今年以来的群发数据都发给我了,拿到之后我就对群发时间、标题、内容属性和其它关键点做了简单的分析(特别说明,每个号都不一样,平台提供的是数据,这里是一些主观的分析,运营者结合自身的分析非常关键!!!)列出来之后结合最终的阅读数据就可以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很显然,这个朋友有一篇是明显高于平均阅读量的内容,大概是平均正常水平的3倍的一篇文章,是和内容稀缺性强相关,他那篇文章是全网非常早的分析新版微信读书阅读器的内容,无论是订阅号消息内的打开数据还是分享所带来的数据都是非常高的。
从总体上来看,这位朋友所有输出的个人观点(或价值观)的内容,订阅号消息内的打开率也是相对稳定的。
当有福利送时(标题中有明显指出),阅读量也能上一个台阶。
但也有问题,也有些广告嫌疑的内容,利用他的个人观点做背书,结果用户进去之后发现最后是广告,这就必然导致了分享率较低,文章数据的主体只能来源于订阅号消息里的阅读。
也得考虑群发的时间因素,他的读者习惯于在工作日阅读他的内容,周末偶尔来一篇数据就偏低了。
所以结论就相对明显,我这位朋友,在通过公众号文章传递个人价值观的时候,阅读数据是平均水平;当内容有足够稀缺性的时候,阅读量会有一个大的跃升;当脱离了上述范畴的时候,阅读量偏低。
一般来讲,在订阅号消息里产生的阅读数据,和使用标题的技巧、封面图选取强相关;和读者对这个号本身的认知强相关;和群发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
此外,读者本身也是在成长的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如果过度消耗个人品牌为广告做背书,读者的阅读、分享意愿也会下降,最终有可能会流失。这个道理虽然很浅显,但是很多人不太认同这一点。
然后再看分享数据。
分享数据由高到低排序,这位朋友分享量较高内容很显然就很清晰了,分享数据高的,还是稀缺性的内容、个人价值观的输出,低的是广告、晦涩难懂的内容,或者是特别个人情感的输出。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个人情感的输出。虽然情感与价值观、态度一样都是极度个人的事情,但是个人情感是需要读者代入感才更容易引起分享,一旦读者无法代入或无法理解,这就比较困难了。
如果是单纯的标题党,在订阅号消息内的打开率会很高,但是阅读完成率和分享率都会很低,最终自然体现在整体数据不高上面。
还有是作为首条还是次条,和首次分享率有直接的关系,和二次分享没有直接的关系。
当然每个号和每个号情况都不一样,不能完全照搬,主要还是取决于对读者的理解程度,以及创作者与读者的交互态度、创作者的优势创作领域,不能一概而论,但大致的分析方法大差不差,就是如此。
总结自己过往数据高的文章,抽象其规律,本身就是运营能力的一种体现。
单篇群发的阅读数据在这里下载:登陆mp.weixin.qq.com,到“数据-内容分析-单篇群发-下载数据明细”。
比较关键的指标是这么几个:
送达人数—指群发内容下发到用户微信中订阅号消息中;
送达阅读率—指用户在订阅号消息中的打开率;和标题、题材、封面强相关。
分享产生的阅读次数—指这篇文章通过社交分享带来的阅读数据。一般所谓的“爆款”内容,其分享阅读数据总是超高的。
每次分享带来的阅读次数—传播效率,和内容稀缺性、内容品质、和用户产生的共情有直接的相关。
阅读完成率—和内容的质量、长短、文末是否有其它非主题内容强相关。如果用户阅读完成率低,分享率大概率也会低——没有太多人会愿意分享一篇自己都没看完的内容。
基本上就是一个简单的运营方法了,平台提供了较完备的原始数据,但是要分析的话还是要结合本号的定位、优势及资源,用标题、内容、大环境等因素,结合数据本身做分析,才会有清晰的结论。
最后再传授个小tips,救命用:
如果个人微信号因故不再使用,但该微信号又是个人公众号的管理员,可通过“账号找回”的方式进行找回。前提是扫码验证的微信实名和原账号管理员实名一致。
如果因故需要注销赞赏账户,需要与腾讯客服联系,在线输入“赞赏账户注销”,根据提示一步一步来。注销之后,才可以用原来的身份证信息再生成另一个赞赏账户。
我并不希望碰到这个“因故”的“故”,但万一碰到呢,也好有个解法。